一、专业分析
(一)学科简介“金融学”是经济学门类中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
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具备较高的金融学理论水平和比较全面的专业素养,具有良好知
识结构,能够独立工作和创新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高层次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务的人才。该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将会掌握金融基础理论,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和金融理论基础,掌握各种金融交易活动的规律,并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活动并能取得成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不断学习提高能力,具备独立承担与专业研究相关工作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原理,国际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和公司理财,金融工程和
衍生金融工具,金融理论和政策和金融创新理论和资本市场实务。1、国际金融:主要研究马克思、凯恩斯和斯密及当代著名经济
学家所阐述的金融学原理、国际货币、国际收支、国际银行、国际证券、国际金融创新及金融全球化等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
2、金融市场和公司理财:研究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金融与衍生金融产品定价与风险管理以及企业在金融市场中的理财活动和投融资决策。
3、金融工程和衍生金融工具:研究金融产品和金融技术的开发、设计、金融活动的实施与金融机构运行的优化以及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有效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
4、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调节,分析虚拟经济与实际经济的关联与影响;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政策的期限结构和动态反馈机制;论述银行,投资和保险等金融中介的功能属性和风险管理。
5、金融创新理论和资本市场实务:研究金融创新,金融工具及其运用,金融风险的微观形成机理和宏观管理以及公司产权结构,资本结构与委托代理关系。
二、院校推荐
以下为该专业实力较强院校,建议选报: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
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暨南大学、西安
交通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三、就业方向
1)商业性质的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建设、农业银行等四大行和招商等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2)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如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保险等;
3)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4)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5)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6)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7)国家公务员系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9)一些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等;
11)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出版传播机构等。
四、就业前景
1.高学历人才需求旺盛
门槛正在水涨船高。金融招聘会上,学历的要求仍然很高,比较好的金融机构,几乎都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名校毕业,甚至要海归。
2.复合型金融人才渐受欢迎除了学历要求之外,银行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的
情况是银行中有一半人,甚至更多是非金融、经济、财务专业的人员。他们本科专业各异,有计算机、通信、法律甚至机械和物理。现在备考和在读的金融研究生也有很多是跨专业的,导师们非常欢迎这些跨专业学生。有些金融分析机构指明要有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他们要的就是工科那种严谨理性的思维和分析。
五、专业选择导向
从上面的就业流向可以看出,职业方向和报考专业有很大的联系。就比如,若想准备从事基金类工作,报金融工程方向比较好;若想到保险公司工作当然要选择保险方向。
从当前的金融学科专业分布来看,比较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有: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金融工程、金融市场、保险精算、证券投资等。
目前基金市场最为活跃,而熟练的基金经理人只有3000人左右,
人才缺口过万;目前中级基金经理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40万元.而担任高级职位的经理人年薪已经突破百万元,可见金融行业是一座未开采的金矿。
六、相近专业
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